目录
1 什么是性同意
2 我在动森里学会早睡早起
3 怎样改掉坏习惯
4 如何忘却你的前任
5 学会左手吃饭需要多久
6 乞丐的马
7 兴趣要在青年时培养
1 什么是性同意
来自英国官方的性教育短片,这是 b 站转载链接
如果你还在纠结「同意」的意思,那就先抛开「性」的概念
先给他们泡上一杯茶,然后问「你想喝杯茶吗」,如果他们说「我就想喝一杯茶,谢谢你」,那你就知道他们想要一杯茶了。
如果他们说「额......我不太确定」,那么你可以给他们沏杯茶,但他们可能不会喝,如果他们不喝,那么重点就来了——别逼他们喝,你给别人泡了一杯茶,不代表你可以强迫别人喝。
如果他们说「不用了,谢谢你」,那就不用给他们泡茶了,不用泡茶,不要强迫别人喝,不要因为他们不喝茶而生他们的气,他们只是不想喝茶。
有的可能会说「好的,谢谢你」,但当茶端上来的时候,他们其实根本不想喝茶,这确实有些烦人,因为你花了心思去泡茶,但他们仍然没有义务去喝这杯茶,他们之前确实想要一杯茶,但现在不想了,有人会在泡茶的时间里就改变了主意,改变主意很正常,不过你仍然没有权利逼迫他们喝掉。
如果他们不省人事了,那就别给他们泡茶,失去意识的人不想喝茶,他们也回答不了「要不要喝一杯茶」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不省人事了。
也许当你问的时候,他们还是清醒的,他们说「好的」,但当你烧水、沏茶、加牛奶的时候,他们就神智不清了,你应该把茶放下,确保昏迷的人安全,这是最重要的,再次来到重要的部分,别强迫他们喝茶,当然他们之前是答应了要喝茶,但失去知觉的人是不会想喝茶的。
如果有人答应喝茶,但还没喝完就晕倒了,那就别往他们喉咙里灌了,把茶拿开,确保他们是安全的,因为失去意识的人不想喝茶。
如果有人上周六开心地喝了茶,这不代表他们每天都想让你泡茶喝,他们更不想你唐突登门,强行泡茶,然后逼迫他们喝茶,还说「你明明上周还想喝茶的」,或者是一大早被你掐着喉咙灌醒,还说「你昨晚明明想喝茶的」。
此外,如果有一个孩子根本不知道茶是什么,处于礼貌或好奇心、对你的好感答应喝你的茶,那也不代表他们同意喝你的茶,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茶是什么。
如果你能理解强迫别人喝茶是多么荒唐的话,那对「性」来说,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管是茶还是性,「同意」都是最重要的。
2 我在动森里学会早睡早起
动森,即「集合啦!动物森友会」,是任天堂的一款模拟经营游戏。
它有一个特点是时间与现实完全同步,当现实生活中是冬天时,游戏里也会是冬天。
游戏中一天的开始是在早上 5 点,只有过了这个时候,树苗才会生长,果子才会结果,小动物们才会出门玩,商店才会开张。
到了晚上 10 点,小动物们会回家睡觉,商店会关门。
而我也会在现实中乖乖上床,期待着明天新的一天动森生活,睡 7 个小时,正好 5 点起床。
玩动森的那段时间真是让我非常难忘的一段日子,我也是在那段时间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我在想,为什么人长大以后,睡得越来越晚了,以前上小学时,晚上 9 点钟就会被父母要求上床睡觉,现在晚上 11 点也会觉得还早。
也许是长大以后,越来越不对明天抱有期待了,我之所以愿意在 10 点上床睡觉,是因为期待着明天早早地玩到游戏;小学时早睡,是因为期待着明天上学见到自己的小伙伴;而长大后,不对明天抱有期待,也会悔恨自己没有过好这一天,想尽量延长这一天的结束,来逃避糟糕的明天,直到再也顶不住睡意。
我们看那些早睡早起的人似乎都是非常自律,生活非常充实的人,也许不是早睡早起让他们生活充实,而是生活充实让他们早睡早起。
找到生活的希望,永远期待着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自然就会想要早睡早起了。
3 怎样改掉坏习惯
我们为何需要习惯
即使你主观意识到这些习惯是不好的,想要改掉它们,但习惯之所以叫做习惯,就是因为你在做他们的时候是不需要调用意识的。
例如你也许曾下定决心要戒熬夜, 11 点就上床睡觉,但当晚上 11 点到来时,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弹窗提醒你做出抉择「睡觉 or 等一会」,你只是习惯性地继续做着手头的事情,你并没有调用你的意识。
我们需要习惯,这样我们一天中的十几个小时才不会被要做的无数个抉择所折磨,能够在不调用意识、不消耗意志力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事情。
习惯养成的原理是什么?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如果流程与以前曾做过的某件事非常相似,我们的大脑会强化记忆这套流程,这一套流程就是一个「分块」(Chunking)。
这样在你以后再需要做这件事时,就不用重新思考整个流程是怎样的,只需要将之前打包好的分块拿出来就可以了,比如刷牙、开车等等,这些曾经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的东西,现在自然而然就能完成了。
一个分块包含 3 个要素:信号、路线和奖励。
例如第一次吃薯片时,你并不知道吃薯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只是撕开了包装,拿起了一片放进嘴里,接着你感受到多巴胺带给你的愉悦感。
你的大脑就记住了这一分块,将信号和奖励联系在一起。
以后每当你看到薯片包装这个「信号」时,大脑就会回想起吃薯片带给你的愉悦感这个「奖励」,为了获得这个奖励,你会不自觉地重复之前的「路线」,也就是打开包装、拿起薯片放进嘴里。
整个过程不需要消耗你的意志力,于是你就会不知不觉吃完一包薯片。
所以每当你决定改掉一个习惯时,你只是在思想上发生了改变,但习惯本身仍然存在着。
如何改掉习惯
知道了习惯养成的原理,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相处对策来改掉习惯。
避免信号的出现
如果你不想要再吃薯片,保持健康的生活,就不要让薯片出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常常会囤一些薯片,那么从此以后就不要再囤薯片了,当薯片这个信号没有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也就不会想要吃薯片了。
增大获取奖励的难度
但即使你看不到薯片,也许你仍然在脑海中想象到了薯片的样子,仍然激起了你想要吃薯片的欲望,但这时吃到薯片的路线已经和往常有些不一样,之前薯片就在身边时,你只需要伸手拿过来,撕开包装就可以吃,但现在你手边没有薯片,你如果要吃薯片的话,你得去超市里买一包,这可能会稍稍给你带来不适感,打消你的欲望,「我现在是想要吃薯片没错啦,可我现在也不想跑这么远去超市买一包」
重塑你的习惯
其实你想要的并不是薯片本身,薯片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你得找到薯片所代表的「奖励」是什么,你可能只是因为无聊才想要吃薯片,想要获得一点生理刺激,那么以后每当你无聊想要吃薯片时,你就去做吃薯片以外的让你不会感到无聊的事,例如出门骑行。
你一感到无聊想吃薯片,你就出门骑行,重复多次以后,你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路径依赖,之后每当你感到无聊时,你想做的不再是吃薯片,而是打游戏,这让你获得了相似的奖励而使用了同一种信号。
为何坏习惯如此难改?
许多人认为所谓的改掉坏习惯是:想要吃薯片时忍住不吃。
但这是不对的,你之所以想要吃薯片,是因为你的大脑在追求薯片所代表的奖励——缓解无聊,如果你只是忍着不吃薯片,这对你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你的大脑想要追求的奖励仍然没有被满足,而且这种带来痛苦的行为也是大脑想要避免的。
我们追求的不是一次两次的不吃薯片,而是改掉吃薯片这个习惯本身。
也许你这次强迫自己忍住了没有吃薯片,但从长期来看,你的坏习惯并没有被改掉,你只是当时没有吃薯片,并不代表你不再想要吃薯片了,你只是当时忍住了诱惑,但当未来某个时候意识力薄弱的时候,你又会不加思考地拿起薯片开始吃,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觉得坏习惯如此难戒掉。
4 如何忘却你的前任
不要再在社交媒体上跟踪他们
也许你对你的前任过着怎么样的生活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欺骗自己看一看又没什么,但相信我,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列举前任的缺点
以及想象和那个人未来的消极场景,这会减少你对前任的爱恋感,但会导致短暂不愉悦的感觉。
也就是说,贬低自己的前任,在短期内,这会有一点不适,但长期来说是有好处的;而通过在想到前任时做其他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能在短期内降低不适,但在长期来看并没有什么帮助,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正确地看清事物,我们只是想要忘却前任。
重新找回自我感
找老朋友聊天,重新投入以前的喜好。
参考资料
b 站链接:如何忘却你的前任? by asapSCIENCE
5 学会左手吃饭需要多久
反向自行车实验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自行车的左右方向调转,将车把向左转时,车轮会向右移动,将车把向右转时,车轮会向左移动,人们能否学会骑这样的自行车。
你也许认为这不会很难,毕竟小时候学自行车时,没多久就学会了,你只需要在想要向左走的时候向右转,在想要向右走的时候向左转就可以了,然而事实是——基本没有人能驾驭这种自行车(用「基本」这个词仅仅是为了保守),你也许认为你能,但是你不能。
人们会尝试使用一些技巧,比如将左手放在右车把上,把右手放在左车把上,但是这不起作用,人的大脑无法处理这个问题,你可以让车轮转向你想要它转的方向,但你无法保持平衡。一旦你有一种严格的思维模式,即使你想要改变它,你也无法改变它。
这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真相:我知道如何操控自行车,但我没有「理解」,知识不等于理解。
虽然学会自行车很容易,但骑自行车这件事本身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向下踩踏板、倾斜你的全身、拉动和推动车把、车轮上的陀螺游行,每一处微小的力都是保持整个系统平衡的一部分,如果改变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影响整个系统。
试验者花费了 8 个月的时间训练,终于能把车骑出几米远,但是实验者 6 岁的小孩,仅花了两个星期就做到了他爸爸 8 个月才能做到的事情,这表明孩子有更多的神经可塑性。
学会骑反向自行车后还能骑正常自行车吗?
答案是不会,学会骑反向自行车并不是用一套系统替换了原来的系统,而是学会的一套新的系统,之后你可以随时调用其中任意一套系统。
但长时间不骑正常自行车会让你的技能生疏,实验者在骑了 8 个月反向自行车后,花了 20 分钟才重新适应骑正常自行车,这就像学生时代一整个假期没有写字后,会突然不适应如何用笔。
关于我学左手吃饭的故事
我曾经特地练习左手吃饭、左手刷牙,并且现在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么做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先观察自己是如何使用右手吃饭的,即使我已经知道了每一根手指应该搭在什么地方,我用左手模仿出一样的姿势,但是使用左手吃饭仍然很难,因为我只是模仿了一样的姿势,却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力技巧,导致一开始我用左手吃饭没几分钟手就酸痛得不行。
我以为掌握正确的姿势是学会左手吃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其实正好相反,姿势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我知道每个人的拿筷子姿势都多少有些不同,但并不妨碍大家都能把筷子用的很好,重要的其实是练习手部肌肉协调使用你所选择的姿势这件事。
练习左手吃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借由学左手吃饭这件事,让我重新体验了一下小时候学用筷子的感受。
一开始你需要全神贯注,因为手部肌肉还没有形成肌肉记忆,且手部肌肉会因为无法正确发力而感受疼痛,练习的次数越多,疼痛感会慢慢减少,慢慢地可以注意力抽出来,做到边吃饭边看剧。
学会左手吃饭需要多久?
对于我来说,是一整个学期,对于我来说都需要这么久,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困难,我常见一些家长责骂孩子用个筷子这么简单的事怎么一直学不会,如果他们有尝试过用左手拿拿筷子,想必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因为用筷子不比写字,是没有右利手的。
现在我能够轻松用左手拿筷子夹花生米、打鸡蛋(但不会用左手拿筷子吃面、粉、面皮等,因为每次训练的时候都会崩一身油,遂放弃)。
左手吃饭有什么用
说实话,学会左手吃饭没什么用,吃饭时左边有人的话,用左手还会和他的筷子打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吃饭时右手还能和女朋友牵着手吧,不过我还是庆幸我掌握了这项技能。
其他左手可训练项目
如果你对训练左手感兴趣,这里也有一些除了拿筷子外的项目。
例如使用左手拿吹风机,你会发现你无法像用右手一样流畅地晃动;还有使用左右刷牙,你会发现自己的脑子和手协调得不是很好;在任何你想要用右手去干一些事情的时候,试试使用左手。
你会感到一些别扭和不适感,试着享受这种不适感,这代表着你在学习。
关于我学习左脚踢球的故事
在球场上,能使用非惯用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门前的时候,没有时间给你调整到右脚射门,盘带时只会用右脚也会让自己变得特别容易防守。
我觉得我都学会了左手拿筷子,学会左脚踢球应该也不是困难的事,那踢球和拿筷子还是有着许多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在射门方面,我的左脚能做得比右脚更好。
虽然我仍然是模仿右脚的姿势来训练左脚,但我无法将右脚的发力技巧还原到左脚上,我的左脚只能从零开始摸索发力技巧,但反而训练得比右脚更好了,我的右脚已经在长时间踢野球的过程中练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很难改掉了。
就像那个实验者的孩子能比他爸爸更快地学会反向骑自行车,有时我们花时间训练的系统不仅是我们的能力,也是我们的束缚。
参考资料
b 站链接:「反向自行车实验证明:大脑神经的可塑性」
6 乞丐的马
高中三年我都一直有在学习计算机竞赛的知识,那时打下的基础使我修大学 c++ 和 Java 的课时,可以不上课直接裸考也能获得不错的分数。
我对编程真的抱着极大的兴趣,喜欢那种自己从零做出一个可行的产品时的成就感。
我在一个寒假的时候自学了苹果的 Swift 和 SwiftUI 语言,当时整整两个星期,每天起床到晚上入睡前都在学习这个。
我尝试着复刻出一个 iOS 上的备忘录应用,我确实也复刻了一个拙劣的版本,因为在涉及到数据的存储时,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地设计代码,所以用一种偏笨的方法将它实现了出来。
这时我意识到,我距离做一个独立开发者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学到后面偏深度的知识,我找不到免费的教程,这也许并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的事情,于是我暂时搁置了这件事。
后来这个想法又时不时涌上我的心头,感觉自己总是不甘心放弃了这么好的优势。
但后来我看到一句话
乞丐得到了一匹马,就非得把它跑死不可。
于是我释怀了,如果我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基础优势而放不下继续钻研编程,那么我就是那个误打误撞遇到了一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就想要无限榨干自己这方面的乞丐。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许多方面,例如因为考上了 985、211 就觉得自己如果不考研就浪费了自己高中三年努力的想法,因为毕业之后也用不到多少本科的知识,就这样毕业的话,那就和那些普通一本二本的学生无异了。
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东西让自己富足起来,不要把马跑死。
7 兴趣要在青年时培养
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
我对此真的感到深深共鸣。
高中时我住校,周末我可以一个人在宿舍里看两天的小说。
长大后,不仅看书的时间少了,看书的方向全面从虚构转向了非虚构,希望看完就能收获到实用的道理,我并非觉得那些小说不好看了,而是心理上抗拒这种花了大量时间,短期内无法给到我反馈的事情。
现在的我已经无法想象两天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这种事是我曾经会做的事情。
从前的时光慢,书要一本一本看,在学校不能使用电子设备,得从网上精挑细选,选出一本书,耐心等待快递,看完一本书,才能继续看下一本书。
现在有了 zlibrary,无论想要看什么书几分钟内就能弄到电子版,在 iPad 和 Kindle 上看也非常方便,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舒服的姿势看,不用像以前一样必须坐起来捧着看,却也不常看书了,一有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也只想拿起手柄,玩玩游戏,消磨时间。